“魅力定价”策略是否适用于域名销售?
不知道大家在平日里看交易新闻时,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很多交易的域名价格后面,要么是“ 88 ”要么是“ 99 ”。比如最近两期交易报道里的:
unnamed.xyz→19,888美元
dtx.com→65,999美元
Phoenix.Trade→9,888美元
然后,不仅域名交易时有这种定价现象,我们平时在商场、电商平台购物,也会发现这种规律,一件衣服299元,一件商品19.99元,还有我们所熟知的“9.9元包邮”,为什么他们如此热衷于这样的一种定价方式呢?300元,20元,10元,不行吗?
但其实这里面还真的有一套科学的说法,按照参考资料上面的说法称之为“魅力定价”或者“99尾数定价法”。
百度百科:
九九尾数定价法即依照消费者的购物心理,采用99作为商品销售价格的尾数,来达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。 商品销售价格的尾数采用99,是西方零售商根据顾客消费心理采用的定价方法。99尾数法对于顾客来讲,可以产生以下两点心理感觉:
一是该商店核定销售价格认真、准确,即使差这么一点也不将其凑成整数;
二是感到商品“比较便宜”,也称之为“降档效应”。
如9角9分是几角钱档次的东西,1元是1块钱以上档次的商品,虽然只差1分钱,但给人心理上的暗示和感觉这是不同的两个层级的差距,采用99尾数可以促使顾客产生购物的欲望。
除此之外,我还看到一个网友的回答很有道理。他认为现代人看文字(数字)都是从左往右看,第一眼看到的数字对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影响最大,也称之为“左位数效应”。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数字是1,那即便后面看到99两个大数字,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会把它归类到“1元档”,甚至消费者口头上将它当作“2元档”的东西,潜意识里的认知还是“1元档”。
展开全文
那么这种魅力定价是否适合用于销售域名?
这个小胖说了不算,我们不妨看一下国外域名行业作者Andrew Allemann先生最近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:
他在开篇就直接总结:“新的测试表明,魅力定价可以提高销量和收入”。
然后才说明原因。
GoDaddy使用其NameFind产品组合的一个子项目,测试了域名价格变化对交易的影响,他们将价格都定为499或999结尾。而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定价方式在2,500美元到10,000美元之间的域名交易有了显著改善。销售收入增加了22%,销售域名的数量增加8%,平均销售价格上涨了13%。
然而更加令人惊讶的是,Godaddy告诉他,在这次测试中,所有的域名采取的是涨价策略。意思就是原本8,799美元的域名,定价为8,999美元。这让他有一个新的问题,这种定价策略是否有一个科学的百分比增长幅度,或者下降幅度?
但是,可惜的是Godaddy并没有对单个域名进行单独的测试,不过其表示在未来会通过多方面进行测试,包括降价测试,单独测试,看看是否会影响销售结果。目前,他们正在进行以111结尾的价格销售结果会不会比999结尾更好,毕竟111结尾看起来要比999结尾更加便宜。
关于这点,小胖感觉“111”结尾固然要比999结尾更加便宜,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是,既然前文讲了“左位数效应”,那么在测试“111”这个结尾价格的时候,左位数采取的是什么策略?比如说,一个价值2,000美元的域名,是定价为“2,111美元”还是“1,111美元”?如果是前者,那不是违背了“左位数效应”的规律么,那如果是后者……卖家岂不是血亏889美元?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。所以,我个人还是更加赞同999定价的策略。
小胖说下自己个人对“魅力定价”的观点:
首先,我必须得承认,这种方式是肯定有用的。因为我此前有过这方面的经历,虽然不是针对域名交易。此前玩网络游戏的时候,摆摊卖东西,我就发现那些标价为“999”的卖得非常好,反而那些“000”整数的摊位交易要明显少很多,后来我也学着标价“XXX999”,果然东西更好卖了。然后,还有就是如果没有用的话,各大商场,电商平台,包括外卖等等平台,为什么总喜欢“9.9包邮”“9.9咖啡券”“9.9特惠”……
其次,我想说“有用是真的可能有用,但也真的不必太过迷信”,同样是拿我个人举例,我出去买东西就没有特别关注这种定价,99的标价在我眼里就是100元,9.9包邮在我眼里就是10元,反而我个人多少有点强迫症,更喜欢整数。所以,我认为域名卖得好不好,还是取决于个人持有域名的质量+曝光流量+运气。
最后,我想说这种魅力定价适合那种本身价格不贵,亦或者在平台一口价上面批量挂着的域名,顾客浏览时瞧见了,可能会对其有一定的心理暗示,尤其是国外平台(他们似乎非常喜欢这种魅力定价)。但是对于一些高价值的精品域名,并没有什么用处。反而我们在平时交易里看到的大额交易,大多是整数。这里面也有一层说法,因为这样不会让人对某件商品产生“廉价”的感觉,这种整数定价策略常见于奢侈品品牌。
那么,对于这种魅力定价策略,你们又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呢?
·END·
评论